站内检索
首页>> 审核评估>> 政策法规>> 正文>>

教学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实施办法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4-11-21 点击数: 来源:

一、总则

1. 目的:为全面提升体育买球官方网站教学质量,构建科学、合理、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体系,保障人才培养目标达成,特制定本实施办法。

2. 原则:遵循客观性、全面性、可行性、发展性原则,以客观事实为依据,覆盖教学各环节,确保评价方案切实可行,并着眼于教学质量的动态提升。

二、教学质量评价主体与对象

1. 评价主体

   学生:作为教学活动直接参与者,对任课教师教学态度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。

   同行教师:同专业或相近专业教师依据教学规范、学科前沿知识,互评教学设计、课堂组织、教学创新等要点。

   教学管理人员:从教学秩序维护、教学计划执行、教学资源调配等宏观角度,对教师教学工作给予评价。

   毕业生与用人单位:毕业生结合职场实践反馈在校所学知识技能实用性;用人单位依据新入职毕业生表现,评判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契合度。

2. 评价对象:学院全体任课教师、各专业课程体系、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整体。

三、教学质量评价内容

1. 教师教学评价

   教学态度:包括备课认真程度、按时上下课、课后辅导答疑及时性、对学生学业关注度等。

   教学内容:知识准确性、前沿性,内容编排逻辑性,课程思政融入自然度,以及与专业培养目标关联性。

   教学方法:是否灵活运用案例教学、项目驱动、小组讨论等多元方法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。

   教学效果:通过学生知识掌握程度、技能提升水平、课程考核成绩分布、学生学习兴趣维持状况衡量。

2. 课程体系评价

   合理性:课程设置先后顺序符合认知规律,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恰当,各课程学分分配科学。

   完整性:覆盖专业核心知识、技能培养所需全部板块,兼顾拓展性知识融入。

   时效性:随行业技术革新及时更新课程内容,淘汰过时知识模块。

3. 实践教学评价

   实践教学条件:实验室设备完好率、软件更新频率,实习基地稳定性、容纳量与实践项目质量。

   实践教学组织:实践教学大纲执行严格性,指导教师现场指导有效性,实践成果考核科学性。

四、评价方式与周期

1. 评价方式

       问卷调查:定期向学生、毕业生、用人单位发放标准化问卷收集反馈。

课堂观察:教学管理人员、同行教师随机听课,记录教学现场实况。

教学文档检查:审查教案、教学课件、课程考核方案、实习报告等文档完备性与质量。

学生学业成绩分析:剖析成绩分布、及格率、优秀率,倒推教学薄弱环节。

2. 评价周期

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每学期开展一次;同行教师互评每学年组织一轮;教学管理人员日常检查结合学期末集中评估;毕业生跟踪调查于毕业当年及毕业后 1 - 2 年各实施一次;用人单位反馈按需不定期收集与年度汇总。

五、评价结果反馈

1. 评价结束后,各评价主体整理分析数据形成评价报告,交由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汇总。

2. 汇总结果分层分级反馈:一般性问题,由教学秘书向教师个人口头反馈,督促即时整改;共性且突出问题,召开全院教学工作会议通报,点明问题根源与影响,明确整改期限与要求。

六、持续改进措施

1. 教师层面:教师依据反馈结果,制定个人教学改进计划,更新教案、调整教学方法,主动参与教学研讨与培训,提升教学能力。

2. 课程层面:课程负责人针对课程体系评价问题,牵头修订课程大纲、优化课程设置,组织集体备课确保改进落地。

3. 学院层面:基于整体评价,调整教学资源分配,加强薄弱专业建设,更新人才培养方案,完善教学管理制度,从宏观把控教学质量持续攀升。

七、保障机制

1. 组织保障: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教学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工作领导小组,统筹协调各方工作,确保各项举措有序推进。

2. 制度保障:配套制定激励制度,对教学质量提升显著教师给予奖励;对整改不力者依规惩处,形成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合力。

八、附则

1.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 由体育买球官方网站负责解释。